严寒又冬至,团圆正当时。俗话说:“冬至如大年”,冬至不仅是亲人团聚的日子,更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。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气的兴趣和热情,近日,我校小学部高段年级组开展了以“感知风俗 情暖冬至”为主题的教育活动。
经过精心的准备,班会课上,小小讲解员们围绕“冬至简介”“冬至起源”“冬至故事”“冬至习俗”“冬至之歌”等方面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冬至这一重要节气。让同学们在温馨、欢乐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气的理解和喜爱。同学们不仅在班会课上了解了冬至节气的相关知识,更从中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。

为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冬至的喜爱,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、彩纸、颜料等美术工具,创作出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“冬至印象”美术作品。


汉字传承千年文化,书法深蕴艺术魅力。还有同学把心中的冬至藏在了方方正正的中国字里,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着冬至的温暖,也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

“一九二九不出手,三九四九冰上走……”一首首好听的冬至童谣如阳光般温暖着漫漫冬日。虽是“数九寒天”,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冬至的快乐。
每年冬至日,我们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。因为饺子有“消寒”之意,民间至今还流传着“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”的谚语。孩子们也各个摩拳擦掌,和面、擀皮、包馅,一个个象征着吉祥团圆的饺子就包好啦!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,冬日里的美好祝福都藏在这福气满满的饺子里。

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,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,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我校以此次活动为载体,让学校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,使师生了解、感悟中华文化的内涵和价值,并加以传承和弘扬,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。
文/张豆
图/班主任
编辑/石梦
审核/曲景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