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冬季的到来,室内外温差较大,室内通风较差,此时,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细菌、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,尤其是流感,流感的传染性强,传播速度快,易在校园中造成流行,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。
什么是流感?
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,由流感病毒引起,可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型。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,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。
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?
1.飞沫传播: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飞沫,他人吸入后导致感染。
2.接触传播:含病毒的飞沫污染物体表面,手接触后,再触摸口、鼻等,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黏膜感染。
注意: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也会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。
流感有哪些症状?
轻症流感通常与普通感冒较相似,但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。普通感冒以打喷嚏、鼻塞、流鼻涕、咳嗽为主,而流感则全身症状较重,主要表现为发热(体温可达39℃以上(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)、头痛、咳嗽、咽痛、鼻塞、流涕、畏寒、寒战、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等,伴有食欲减退。部分流感患者还可能出现中耳炎、肺炎、心肌炎等并发症,因此怀疑自己感染流感须报告班主任并及时就医。
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?
如何预防流感?
1. 接种流感疫苗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。
2.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或手肘等遮掩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尽量不用手触摸口、鼻、眼睛。勤洗手。
3. 日常保证饮食均衡、适当锻炼、充足的睡眠、提高自己的抵抗力,并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。
4. 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去人多拥挤、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,如需外出,须全程佩戴口罩。
5. 加强环境卫生的日常清理。教室、宿舍等每天保持通风。
6. 流感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,发现有疑似流感症状须及时就医,一旦确定为流感,一定要上报学校,并做好居家隔离治疗,治疗至症状消失48小时后带治愈证明返校复课。